摩卡软件

Our News

最新动态

2014年中小企业必须掌握的两颗商业核弹

发布时间:2015-05-14

分享到: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通过互联网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在全球商业领域埋下了两颗商业核弹。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两颗商业核弹将一起引爆。这种核爆,对传统企业将是一种灾难:百年老店将会倒闭,大企业将会如同恐龙灭绝。

一、”破坏性创新”在硅谷引爆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先生是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2013年蝉联了全球最具影响力50位商业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50)第一名。其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又名颠覆性创新)理论,成为近50年来,商业领域最伟大,最具预言性的理论。

破坏性创新描述了这样一个反复出现的怪现象:那些管理良好,精益求精,服务好最高端客户,拿到最高回报率的企业,却总是会突然死亡。总是被一些不起眼不靠谱的新企业所颠覆。

可以用两个例子来说明破坏性创新。比如一家知名葡萄酒企业,我们给他起名叫“推菲”,他的目标顾客是那些愿意消费最顶级葡萄酒的成功人士。“推菲”公司选取法国最佳葡萄产地的最佳年份的葡萄,选取最佳的加工工艺和包装工艺,以获得目标顾客所重视的“口味”。他们不断创新,不断优化葡萄种植工艺、葡萄酒加工和包装工艺。也不断取得更高端的客户群和更高的利润率。

这时候出现了一家新葡萄酒企业,名为“阳光”,他们并没有选择法国葡萄庄园的葡萄,而是美国加州的葡萄,他们也没有选择用橡木塞子玻璃瓶子,而是选择金属铝的易拉罐装,他们用一种独特的技术,使得次一级的葡萄和次一级的包装,也能产生比较好的口味。这使得他们的价格降低了80%。当然他的产品口味远不如之前的主流葡萄酒企业“推菲”纯正。并不入高端葡萄酒消费者的法眼。也自然被“推菲”所鄙视。

“阳光”公司的技术不断进步,最终他的口味终于达到了高端消费者的口味要求。而且它更便宜,更方便储藏、运输,更方便饮用。阳光公司争取到了“高端消费者”的最底层,并不断向上蚕食。这时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成为了消费主力,他们对葡萄酒的需求更加类似于啤酒,更加追求方便以及易拉罐带来的独特的口味。而“推菲”公司并不掌握这一技术。最终,“推菲”公司的全部市场,被“阳光”公司所占据,“推菲”公司倒闭。

另一个例子是音乐行业的,“孙北”是国内著名的高音歌王,他的目标听众是那些有话语权的中年以上的专业人士,他们欣赏的是音乐技术方面的专业,比如更加宽的音域,更加精准的节奏。孙北不断的在这些方面优化自身的技术。并对业界新出现的“绵羊音”、“忐忑体”、“祖咒体”、“偶像派”嗤之以鼻,不断的对他们进行打压。然而新一代的听众成长起来了,他们并不喜欢精准的演唱和高音演唱背后那苍白的感情,他们觉得与“绵羊音”更有共鸣,他们更喜欢“忐忑体”的娱乐性,他们欣赏“祖咒体”的思想性,也喜欢偶像派的舞蹈和相貌。新歌手们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演唱技术,并不断强化自己的其他特长。他们最终将“孙北”们赶尽杀绝了。

破坏性创新理论,已经被全球数百万的企业所验证,很多的全球数一数二的企业都被“破坏性创新”所颠覆。

破坏性创新理论,是克里斯坦森教授送给中小型新企业的一个最有威力的秘密武器,只要你掌握了这一核弹,即使不能轰掉你所在领域的成功大企业,也能在其注视下快速成长,而不用担心他与你竞争。

怎么驾驭“破坏性创新”?只需要记住三个原则:一,选择你的行业内成功大企业所不重视的那部分客户作为你的目标客户。二,选择一种新技术,将你的行业内成功大企业所重视的那些产品质量拉低,并慢慢拉高它。三.将你的行业内成功大企业所不重视的那些产品质量迅速拉高。

二、”微团队管理”在多伦多引爆

“微团队管理”理论,来源于加里.哈默教授的《管理大未来》和克莱.舍基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管理理论界认为,人类历史上的管理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加里.哈默之前的“科学管理”理论,一种是加里.哈默的“管理大未来”理论。

简单的说,科学管理是工业时代的管理理论,它把人类当作机器人来管理,追求精确和高效。然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工业制造已经不是竞争的关键,创新和营销才是成败的决定因素。然而创新和营销,绝无可能来自于机器人般的员工。它只能产生于自由而热情的人类头脑。

因此,过去那种复杂的科层制组织结构,那种严苛的汇报关系和运营流程,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组织,必须是微型的,敏捷的,自组织的,也就是“微团队管理”。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作为近年来最畅销的商业著作,也印证了“微团队管理”的理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认为,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必须依靠庞大的官僚组织来协调企业中人们的行动。让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和计划而行动。然而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互联网上的软件,自发的组织起来。就象维基百科、问答社区、开源软件,都是由人们自由组织起来,协作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内容和产品。也就是说,互联网让大企业和大的官僚组织的存在,失去了必要性。微小的团队完全可以联合起来与其匹敌。

全球看来,“微团队管理”的成功例子特别多,10个人的公司作出的Instagram软件,以13亿美元卖给了Facebook公司。30人的37Signals公司,做出了全球知名产品、畅销书籍和技术平台。中国的小米公司,全公司的工程师都没有级别,除了创始人,任何人都没有职务,然而他们在四年间做出了300亿美元的市值。中国的360公司,内部有数百个产品“微团队”,360的CEO逐一的和这些微团队PK。以色列更是充满了“微团队管理”的小公司,他们发明了今天商业世界的众多成功技术。

微团队管理反映的是这样一个趋势:微团队“船小好调头”更为敏捷,微团队让员工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更富创造力,微团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驳全球各种资源,不需要自身具备庞大的规模即可与大企业抗衡。

所以,作为中小型企业,你要刻意的保持自己的小,要认识到小的优势。作为中大型企业,要像“阿米巴”一样,主动把自己分解成很多的“微团队”,以保持自己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当然,一定别忘的是要用互联网和管理软件来实现“微团队管理”

三、热点问题

据中国《企业家》、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及欧洲几大报刊综合出以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及答案:

•任何企业都可以被破坏吗?答:可以;

•可以破坏Google、百度、亚马逊、腾讯、淘宝吗吗?答:可以;

•大企业可以防止被破坏?答:可以,但很难;

•大企业可以主动破坏自己吗?答:可以;

•破坏大企业合法吗?答:破坏性创新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合法;

•西方国家的著名企业都在使用“微团队管理”吗?答:许多媒体和商业名著曾如此报道;

•使用微团队管理,企业可以基业长青吗?答:微团队管理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解药”,下个时代也许就会过时;

•成功的企业可以不使用微团队管理吗?答:可以,但是这样的成功企业将会很快衰败,因为丧失了敏捷性和创造性;

•为什么说不使用微团队管理的企业落后100年?答:因为微团队管理之外的管理理论就是科学管理,然而科学管理是1890年左右发明的。

•微团队管理就是小团队管理吗?答:就象微博不仅仅是将博客缩小,微信并不仅仅是把邮件缩小一样,微团队也不仅仅是把团队人数变少,更是一整套的管理机制。